出境劳务必读

中东北非地区

素质教育篇

第一节  我国对外劳务工作概述

一、提高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素质的意义

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外劳务(研修)人员在出国前进行品德、品行、文化、身心教育及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履约观念的教育;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我合法权益的教育。目的是使他们能够在国外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在遇到个各种矛盾和纠纷的时候能够正确地理智地解决。掌握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和什么事应当如何做的界限。

二、我国对外劳务工作的管理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方针、政策及各种管理办法,以保证外派劳务工作有序、健康地进行;并出台了关于保护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合法权益的文件。按照管理规定,只有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具有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公司才有资格开展外派劳务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对外劳务合作项目。

第二节  增强法制观念 严格履行合同

外派劳务(研修)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它规定了签约各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对于签约各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外派劳务(研修)合同包括外派劳务经营公司与外方雇主签订的合同、外派劳务经营公司与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签订的合同和外派劳务(研修)人员与外方雇主签订的合同。

第三节  正确处理雇佣关系

一、端正态度,积极适应国(境)外务工环境

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在出国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更新观念、端正态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派往国家、地区的情况,以便一到国(境)外,就能尽快地适应当地的环境。

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和雇主的关系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到境外工作,是以自己的服务获取雇主给予的相应报酬,获取报酬是最基本的目的。如果不能向雇主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不会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保证合同的有效延续,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常常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正确处理好劳务(研修)合同中的雇佣关系

(一)严格履行劳务(研修)合同

(二)严格遵守国外雇主质地企业规章制度

(三)尽快适应国外的管理模式

(四)不强求公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正确处理好雇佣条件下的各种人际关系

(一)理好与雇主的关系

(二)处理好与管理人员的关系

(三)处理好与中国同事的关系

(四)处理好与外国同事的关系

第四节  做一名合格的外派劳务(研修)人员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一)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要求。

(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落实为具体行动:要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报国之才和报国之行。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对于我们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的职业来说,履行职业道德的义务丝毫未变。由于国际劳务合作具有跨国性的特征,因此市场对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职业道德包括职业道德的概念、原则、规范、行为等各个方面。

(二)职业道德的作用是推动事业发展、调节职业关系、赢得职业信誉、促进素质提高。

(三)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团队精神至关重要。

三、稳定的思想情绪

(一)初到国外,要有过好“五关”的思想准备,即想家关、情绪关、生活关、劳动关、语言关。

(二)半年以内,两年以上的思想变化。即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在出国半年以内这段时间为适应期。在此  阶段,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的思想观念、工作节奏、生活习惯,经与周围环境相磨合而适应,为正 常履行合约奠定了基础,适应期为关键阶段。

(三)培养健康心理

⑴ 陶冶性情,要正视现实、了解自己,善于与人相处、情绪乐观,自尊自制、乐于工作;牢记崇高使命、注重人际交往、要有知足心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⑵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正常情绪:合理地宣泄情绪、适当地控制情绪、追求自我完善和自身修养。

四、高尚的品德情操

(一)崇尚志向、立志不移;

(二)笃守节操、浩然正气;

(三)诚实不欺、信守诺言;

(四)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

(六)敬老孝亲、慈幼教幼。

第五节   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纪律守则

一、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的职责

遵守劳务(研修)合同的条款和规定。尊重所在国的风俗习惯,遵守所在国和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现和发扬中国人民的优良风范和传统美德。

二、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的义务

(一)对国家的义务

1.在任何时候都要热爱祖国,捍卫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

2.履行国家规定的公民义务;

3.做对外友好的使者,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

4.如实向国内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监督经营公司和雇主助手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对外派单位和雇主

1.真实准确地向外派劳务经营公司和雇主提供自己的服务技能、经验、身体状况和其他有关资格证件;

2.严格遵守和履行合同项下的义务和责任;

3.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三)对所在国的义务

1.尊重所在国的风俗、习惯和传统;

2.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

(四)对家庭的义务

1.向在国内的家庭提供足够的财力和道义上的支持;

2.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3.经常与家人保持联系,使家人感到放心。

(五)对同事的义务

1.关心、爱护、帮助通知,搞好协作;

2.不允许做诬陷、诽谤、损人利己的事。

三、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守则

(一)  不许吸毒、贩毒、嫖娼、卖淫;

(二)  不听煽动、不轻信谣传;

(三)  不携带违禁货物出入境;

(四)  不聚众闹事、打架斗殴;

(五)  不擅离职守;

(六)  不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打黑工;

(七)  不做违法的事情或煽动他人犯罪。

(八)  不煽动其他外派劳务(研修)人员罢工、停工;

(九)  不参加游行、集会等政治活动;

(十)  不违反外事纪律或做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

(十一)不从事走私活动,不在工作地点制造事端;

(十二)不有意损坏公司财产;

(十三)不参加邪教或以颠覆我国政权为目的的非法组织;

(十四)不逾期不归、非法滞留、不擅自离境回国或到第三国。

劳务常识篇

第一节  出国旅行知识

为确保平安顺利到达目的地,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应做好出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出国前的准备工作

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出国前应准备好包括健康证、黄皮书、免税证等一切处境、出国及目的国可能需要的证件;认真检查护照、签证的有效期,确认机票和机座,准备好必备的衣物和日常用品,并随身携带少量外币供途中应急之需。

二、出入境手续

(一)出境手续

1. 购机场建设票

2. 办理海关手续

3. 登机和托运行李

⑴登机:外派劳务(研修)人员不能持机票直接上飞机,应先凭护照、签证办理登机手续,持登机牌上飞机。

⑵托运行李:通常情况下,普通舱(ECONOMY CLASS)旅客每人免费托运行李23千克,头等舱(FIRST CLASS)30千克。另外,旅客可免费携带随身行李一件,规格为长、宽、高=50×30×20厘米。人员将需托运行李绑捆结实后交付柜台办理。禁止托运或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行李交运后,应妥善保存行李牌。不要把贵重物品、文件、现金放入托运行李中。

4. 安全检查

为保证乘客在途中的人身财产安全,机场工作人员在旅客登机前要进行安全检查。通过安全门前,人员将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香烟、口香糖等物品放在一个盒子或袋子里,交检查人员,待通过安全门后再领回。有时工作人员可能要求旅客将全部物品打开,进行检查。

5. 边防检查

人员出境前需填写出境卡,并将出境卡及护照、登机牌等交给边防检查站工作人员检查。

6. 候机与登机

办好上述所有手续后,即可找指定的登机口处候机,听到广播通知登机后,排队登机。

7. 乘机注意事项

机内分头等舱、公务舱和经济舱。头等舱和公务舱一般在飞机前部。购经济舱票者,不能坐头等舱。无论是否对号入座都不要抢位置。

随身物品应放在头顶上方的行李架上,舱内不许吸烟、不得随意走动、在座位上应当系好安全带等。飞行中如有不适并发生呕吐,应吐在袋中。长途飞行航班,飞机上会免费供应的餐食和饮料。在飞机上不要大声谈论,影响他人。机上的一切用品不得拿走。

(二)中转、坐位再确认

到达中转地点后,不要随着到达目的地的旅客出机场,要直接到办理中转手续处,用机票领取下段衔接航班的登机牌,继续旅行。领取登机牌时,要把起点的托运行李叫办事员核对,以防因换乘飞机造成行李耽搁或遗失。

(三)入境手续

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到达目的地后,要办理如下入境手续:

1.卫生检疫

2.边境检查

3.海关检查

4.提取行李

(四)回国时出入境

人员完成任务或因工作需要及其他原因回国,离开所在国时,同样要办理出境手续,办理程序与在国内出境时基本相同,出境时应按照所在国海关关于出境行李管理规定和禁止出境物品的有关规定携带物品。

第二节  境外生活常识

一、着装

(一)按照不同场合着装

(二)着装禁忌

忌西装皱皱巴巴;忌西裤短;忌衬衫放在西裤外;忌西裤腰间露出内裤(毛裤、秋裤等)边缘;忌不扣衬衫纽扣系领带;忌西服袖长于衬衫袖;忌西服的衣、裤口袋鼓鼓囊囊;忌领带太短;忌西装上衣的纽扣全部系上;忌西装配运动鞋、拖鞋等。

二、就餐

根据与雇主所签合同的不同,分为集体伙食、自己(合伙)开火和外出就餐几种方式。要注意食品卫生,不要暴饮暴食,不吃变质食物,饮食结构应合理搭配;合伙时,应互相合作,轮流购物、做饭。在外就餐时,应当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文明用餐,按所在国的习惯给付小费。较好的餐馆,由服务员引领入位,不要自闯入位。入座后,根据菜单点菜,服务员到桌服务。在自助餐厅用餐时,要自觉排队等候,选择食品每次不要太多,避免浪费。

三、住宿

在公寓住宿时,要核对公寓内设施、家具,了解和遵守公寓管理规定和住户须知。

四、外出和交通

各国对于交通都指定了相应的规则,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到达目的地后,需认真了解所在国家(地区)的道路情况、行进方向,如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印度等,车辆的行使方向与中国相反,应特别注意。

出行时,严格遵守道路的行进指示牌和交通指示灯。在有些国家闯红灯或未按行进指示牌行进就是触犯法律,要承担法律后果。

五、在境外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

(一)巧妙地避免意外骚扰

就寝时将门锁好。如有人敲门,要问明来意,对不认识的人,千万不要开门,以防上当。不涉足黄色场所,不涉猎黄色刊物,不看黄色录像,不接受黄色礼品。

(二)谨防物品遗失和被盗

如不慎将护照遗失,须立刻报告,并及时到我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申请补发,在拿到新护照之前,尽量不要外出。

如财物被盗,应立即向警察当局报案。

如果发现住地房门被撬开,要保护好被盗现场,并立即向当地警察机关报案,并当着警方人员的面对自己的行李进行清点。

(三)当发生意外交通事故

应首先同警察当局联系,并如实提供情况,以寻求公正的处理。向警方提供自己的姓名和住址也一定要真实,提供假情况是违法的。发生事故后,讲话要慎重,即使认为警察对自己的怀疑是错误的,也要尽量谨慎回答问题,避免讲错话给自己带来麻烦。如果不是自己的责任,不要盲目承担,即使是自己的责任,也要实事求是,以寻求公正的处理。若不顾事实,盲目承认自己不对,在与保险公司交涉时,将会处于不利地位。如遇到不利情况,最好同大使馆、领事馆联系,请求派人协助。一般不要同警察对抗。

(四)其他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1. 如遇到教会组织或不明身份的人邀请参加教会活动,应予以拒绝。宗教信仰人员可视情况在了解之后参加。

2. 若被邀请去参加有损我国荣誉和民族尊严的场所,我方人员应以正当的理由予以拒绝。

3. 遇到不相识的人主动与我接触时,态度应友好尊重,但要保持警觉,不要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发现可疑迹象,应设法离开。

4. 婉言谢绝外方邀请我单独外出活动,无论是看电影、逛商店、去饭店、到舞厅还是上公园或到家做客,都不得轻易答应或随邀随往,以免发生意外。

5. 遇到所在国当地市民举行的游行、罢工、选举等政治事件时,不要盲目表态、参与评论,更不可随意参与其上述活动。

6. 如需在国(境)外会见亲友,应在出国(境)前将会见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地址及与本人的关系等情况向派出单位或团组领导报告,获准后,方可会见。

7. 在外出旅游或购物时,如有陌生人提供食品或饮料,不要随意接受,谨防上当。

8. 一些国家的情报部门,在一些饭店房间内装有监控仪器。假如你碰巧发现,不要声张,更不要做出一些使仪器失灵的举动,只要不谈论涉及国家秘密的事即可。

9. 如遇到外国人有不礼貌的行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假如是因为对方不了解我国的情况造成的,我们应采取尊重对方、不卑不亢的态度,并耐心地向对方说清并解释,不要以牙还牙。如对方故意对我实施不礼貌行为,特别是损害我国格和人格的行为,我们要按照“有理、有据、有节”的原则,向对方提出强烈抗议,并进行交涉。

10. 到人群拥挤的场合时,不要带太多现金。

11. 夜晚经过偏僻小巷、公共厕所、公园、地铁等地要提高警惕,防止被抢劫。

12. 在外出时,如遇到交通事故、街头斗殴及违法犯罪活动,应立即离开现场,不要围观。

13. 在国外工作期间,应自觉遵守所在国、地区的有关规定,接受合法的价差。但要注意辨明对方身份。必要时,请我驻当地使领馆出面,不要轻易在文件上签字,以免带来更大麻烦。

14. 在有些国家的街头、宾馆、影剧院、商店门口,有时有女性尾随我外派劳务(研修)人员,利用姿色骗取钱财。遇到这种情况,不要主动搭腔,更不要勾引,应立即避开。

15. 当有人委托捎带物品时,要查看是否有禁止携带物品,不要为不熟悉的人捎带物品。

16. 路见遗落物时,不要随便拾拣,小心被不法分子讹诈。  

六、急救常识

(一)野外受困自救

外派劳务(研修)人员万一在野外受困,应尽快离开寒冷或炎热的地点,选择防风、防雨雪、高水源或树木交进的高地、山洞避难。如有条件,可做简易帐篷。同时利用可用之物发出信号。在野外遇险时,生火是非常必要的,它可用于做饭、烧饮用水、防止野兽袭击,还可用作求救信号。

(二)火灾逃生

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立刻切断电源或关闭燃气阀门,把易爆物品迅速搬离火场。触发火灾时,应全力扑救,以控制火势蔓延,为消防队赢得时间。

(三)煤气中毒的抢救

立即关闭煤气总阀或煤气用具上的开关,千万不要点火,也不要开任何电器,如有香烟、蜡烛等火种,立即熄灭,以免引燃煤气,发生爆炸。同时打开所有门窗,让可能聚积在屋顶的煤气散出屋外,并迅速通知专业修理人员前来修理煤气用具或管道。

如有人煤气中毒,要迅速将中毒者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衣扣,保持呼吸畅通,中毒严重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尽快送医院抢救。

(四)外伤止血

如有有四肢或头颈部的动脉出血,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地压在伤口近心端的动脉上,并立刻送医院救治。

如四肢大血管破裂,可用橡胶带、腰带、领带、围巾、三角巾等做止血带,止血带绑在伤口近心端。不要超过1小时。可松开1分钟再重新绑扎。

(五)中暑

由于烈日暴晒或高温湿闷的环境,有人会出现四肢无力、头昏、眼花、出大汗、口渴、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昏厥、昏迷、抽搐等中暑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离现场,静卧于空气流通处,喝淡盐水或冷饮,用清凉油、风油精等擦涂太阳穴处,用冰块、湿毛巾敷头部或心前区,以降温。   

第三节  日常交际礼仪

一、基本原则

(一)以右为尊

(二)女士优先

(三)身份对等

(四)不纠正客人的失误和外宾的举止

(五)当自己不明白该怎么做时,记住“不为先”原则,静观他们怎么做,然后保持一致。

二、涉外活动的禁忌

(一)涉外活动言行举止禁忌

1. 举止忌:严忌姿势歪斜,手舞足蹈,用手指人,拉拉扯扯,相距过近,左顾右盼,抓耳挠腮。

2. 谈话忌:严忌荒唐淫秽,批评尊长,非议宗教,嘲弄异俗。严忌大声辩论,高谈阔论,恶语伤人,寻根问底,争吵辱骂,出言不逊。严忌冷落他人,独谈到底,随意表态,纠缠不休。

(二)涉外活动拍照忌

在国外拍照时,不能违反所在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禁忌,不要在禁止拍照的地方拍照。不要给不相识的人(特别是女子)拍照。一旦被抓到,要负法律责任。

(三)穆斯林饮食忌

严禁在公共场合吃猪肉,也严忌用猪的形象作为装饰图案。许多穆斯林还严忌以外形丑陋与不洁之物为食,如甲鱼、螃蟹及死动物,均属忌吃之物。

(四)西方人常忌

数字忌:西方人一般忌讳“13”,甚至星期五或每月的13日。

询问忌:忌讳询问别人的年龄、工资、家室以及其他私事。在老人面前,忌说“老”字。

花色忌:许多欧洲人忌讳黑色。

衣物忌:西方人对自己的衣物及行装,有随意乱放的习惯,但忌讳别人乱动。

拉手忌:在许多拉美的国家,男女之间可以相挽拉手而行,但在同性之间忌讳携肩挽手。他们认为,公然搭肩携手的同行者,必是同性恋者。

第四节  健康知识

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个人健康能力

(一)自觉预防

加强自身锻炼,注意饮食休息,同时要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病菌的环境。

(二)及时检查

在自身感觉不适,怀疑染有,某种疾病时不要大意,要及时检查。有些病种是我们所不熟悉甚至不知道的。有些病种发展很快,几小时就可以致人于死命。

(三)配合治疗

一旦被确诊患有某种疾病甚至传染病时,要绝对服从领导和医师的安排,进行治疗、安排隔离或送回国内,不要自行其是。

二、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提高禁毒意识,禁绝吸毒行为,拒绝、抵制毒品,避免与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来往。谢绝不相识的人馈赠的香烟、不为不熟悉的人携带来路不明的包裹。

三、预防性病、艾滋病

(一)性病

性病主要由非婚姻性行为引起流行的传染病。性关系混乱是传播性病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性病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播,包括血液,如输血、注射血液制品、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打针。此外,还包括与性患者身体的直接接触,如接吻、拥抱、同床、共浴;或者使用性病病人用过而未消毒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毛巾、浴巾、擦脚布、脸盆、浴缸马桶、内衣裤、被褥、餐具、刮脸刀、牙刷等。健康人的手在接触性病患者的分泌物后,如果没有用肥皂洗净即去接触身体的其他部位,尤其是眼睛和生殖器官,也有可能造成传染。

要防治性病,检点自己的性行为,洁身自爱,切忌不正当的性关系。不要和别人共用毛巾、浴巾、澡盆等;尽量避免公共厕所的坐式马桶;拔牙、针灸治疗等要重视消毒。

一旦发现自己有性病的症状,要到指定医院检查确诊。不要隐瞒病情或私下乱用药。这样会延误治疗、恶化病情,既坑害自己也殃及他人。

(二)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AIDS)的简称,由人免疫缺损病毒(HIV)引起的病死率高的恶性传染病。其病毒主要存在与血液、精液、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中,其他体液如唾液、眼泪和乳汁亦含有病毒,均具有传染性。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由性接触传播,以同性恋为主,异性恋或双性恋均可传染。另外通过注射途径和母婴传播感染。

我们应该做到洁身自爱,不共用输血器、剃须刀和牙刷等,不到消毒不严或不消毒的理发店、美容院理发,不用不消毒的针穿耳。


0.253066s